×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扫码分享

东城石景山两区律协共话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 多方嘉宾深度交流助力法治人才培养

2025-10-27 103

       2025年10月24日下午,东城区律师协会与石景山区律师协会在中国律师博物馆共同主办“对话法律职业共同体”主题活动。来自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企业法务、法学学者、仲裁员等多元职业的代表与两区青年律师共五十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打破壁垒、增进互信、共育新人”的议题,展开一场跨越角色与视角的深度交流,为青年法律人搭建起跨界成长的宽阔平台。


image.png


       活动伊始,到场人员参观了中国律师博物馆,场馆负责人详细讲解律师制度的发展历程、重要历史事件及关键人物,让在场人员深入了解我国律师行业的发展脉络与法治建设的历史积淀,从行业发展过往中感悟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的必然性与时代价值。


image.png


       东城区律协副会长孙莹开场致辞时指出,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法治建设的“核心力量群”,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不同法律职业虽职责分工不同,但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法治进步的根本使命高度一致。希望通过汇聚多元职业视角,打破区域与职业间的信息壁垒,共同为首都法治建设筑牢人才根基。石景山区律协副会长苏小红致辞中强调,青年法律人是法治建设的“未来生力军”,其专业素养、职业视野直接关系到未来法治建设的质量与方向。本次活动精准对接这一需求,邀请多领域资深专家为青年法律人提供“零距离”学习机会,既能帮助其拓宽职业视野、学习实务技巧,更能引导其树立“共同体意识”,理解不同法律职业的价值定位与协作逻辑。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各领域法律专业人士依次进行主题分享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韩静茹直指当前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务”的痛点,指出这一问题导致毕业生难以快速适应法律实务工作,影响法律职业共同体人才供给质量。建议推广“双师 / 三师教学模式”,邀请法官、律师等实务专家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形式,让学生提前接触真实法律案件、熟悉职业协作流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应用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为法律职业共同体夯实人才基础。


image.png


       景德镇仲裁委专家、第十二、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岳鸿声围绕仲裁实务展开分享,他表示,仲裁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在商事纠纷解决领域的“重要协作载体”,其快捷性、专业性及无地域与级别管辖限制等特点,能弥补诉讼程序在商事纠纷解决中的不足。并呼吁加强仲裁宣传与理论研讨,深化仲裁与法院、律所等机构的协作,丰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纠纷解决路径。


image.png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白磊结合刑事检察经验,为青年律师提出“专业化发展”建议。他指出,律师行业已进入“细分领域制胜”时代,这不仅是律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实现“专业互补、高效协作”的基础。唯有检察官与律师都深耕专业领域,才能在协作中减少认知偏差、提升办案质量,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筑牢司法公正防线。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李洋杰通过阐释法律职业协作价值,他强调,法官与律师需摒弃“对立思维”,树立 “协作理念”,兼具法律专业能力与人文关怀,既要扎实办理案件,又要妥善化解矛盾,力求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image.png


       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业务主任郭岳萍以“办证就是办人生”为主题,分享公证在民生领域的“治未病”作用,指出公证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在民生领域维护权益、化解矛盾的“重要力量”,能拓展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民生服务边界。


image.png


       北京东方广场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卢静提出,企业法务是连接企业与外部法律服务的“纽带”,核心职责的实现离不开与外部法律职业的高效协同,内部法务与外部律师形成“1+1>2”的协同模式,能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支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北京城建远东建设投资集团法律事务部部长邢宇鹏结合行业特点表示,法务需兼顾“法律专业与商业思维”,通过与外部法律职业协作,在处理纠纷时,既守住合规底线,又为企业商业决策赋能。


       青年律师围绕实务痛点积极提问


image.png


image.png


       东城区律协副会长孙莹回应青年律师应以法律规定为支撑,把问题推回制度内解决;石景山区律协副会长苏小红则建议青年律师以专业能力弥补程序障碍。与会嘉宾们认为职业技能的核心在于平衡法律原则与实践需求,最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石景山区律协会长邹道明进行总结发言


image.png


      邹道明会长指出,不同法律职业虽分工不同,但“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法治建设”的使命相通,此次活动通过多元主体深度对话,在职业协作理念、人才培养方向、机制建设路径等方面凝聚了广泛共识。他呼吁建立“同堂培训、业务研讨、文体联谊”等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从“阶段性交流”走向“长效化协作”。


image.png


       本次“对话法律职业共同体”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东城、石景山两区乃至北京更多区域的法律职业交流协作搭建了坚实桥梁,深化了对法律职业共同体价值的认知。法律人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社会矛盾化解、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等领域形成更大合力,为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支撑。

       东城区律师协会副会长孙莹,青工委主任倪娜,石景山区律师协会会长邹道明,副会长苏小红,青工委主任罗思翔参加了本次活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168号5层

邮编:1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