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扫码分享

党史微课堂-【第十二篇】党史上的第一!中国共产党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021-03-23 767

wps10.png

 

(井冈山壮美的自然景观与灿烂的革命历史交相辉映。图为老区现貌)


盛夏时节,登上黄洋界山头环视眺望。抬眼处,云雾蒸腾,层峦叠嶂;俯首处,谷深林密,山道弯弯。


这里,是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


这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直面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遭到的严重挫折困境,把1921年建党之时从上海石库门之中、嘉兴南湖之上诞生的首创、奋斗、奉献精神,在山沟里接续弘扬拓展,于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历史之问,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开辟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道路,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创造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他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一座山,辉映历史;


一条路,引领方向;


一种精神,照耀未来。


wps11.png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陷入低潮的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在白色政权的四面包围之中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建的?又是如何一步步建成并发展壮大的?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小编为您推出“党史上的第一”系列文章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历史背景


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彻底失败。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和复兴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在发动南昌起义的同时,决定组织革命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等省的农民举行秋收暴动。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观点,并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在湘赣边区组织和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8月18日,改组后的中共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第一次省委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会议确定了秋收起义的具体计划,成立了秋收起义的最高领导机关——共产党的前敌委员会,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毛泽东任书记。同时还建立了共产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委负责人组成。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重要的军事会议,会议深入讨论了秋收起义的具体部署。9月9日,震动全国的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爆发了。起义军按原定计划行动:一团从修水出发攻打长寿街,二团从安源出发攻打萍乡和醴陵,三团从铜鼓出发攻打浏阳,然后共同向长沙进击。起义军在工人农民的配合下,先后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和平江的龙门厂、浏阳的白沙、东门市等地。但是,由于当时全国的革命形势已开始趋向低潮,反动派的军事力量大大超过革命力量,起义军某些指挥员又缺乏经验和警惕,结果,使起义部队先后遭受严重挫折。起义部队受挫后,9月14日,毛泽东在上坪召集三个团负责人紧急会议,他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立即通知各路部队到浏阳文家市集合。9月19日在文家市召开前委会议,讨论了部队的进军方向。毛泽东在会上分析了当时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形势,指出敌人的主要力量在中心城市,目前我们攻打中心城市已不可能取得胜利,必须改变原来攻打长沙的计划,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中去,继续坚持斗争,发展革命力量。会议同意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否决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决定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9月20日,工农革命军一千五百余人撤离文家市,开始了向井冈山的战略进军。


初步建成


做出决策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起义部队到达三湾的时候,减员较大,人员不足1000人,组织很不健全,思想相当混乱。为了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军队,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为建设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10月3日,工农革命军离开三湾,到达宁冈的古城。当天下午,毛泽东即召集部队干部和当地党组织负责人在奎联书院的文昌宫举行前委扩大会议,即古城会议。古城会议是三湾前委会议的继续和发展,会议总结了秋收起义以来的经验,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对当地农民武装袁文才和王佐部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实际作出了在井冈山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战略部署,为我党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基础。


开始创建


1927年10月7日,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北麓的宁冈茅坪,在袁文才的帮助下建立了留守处和后方医院。10月27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一部,历经艰难曲折,抵达井冈山的中心——茨坪。由此,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初步建成


从1927年10月至1928年2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迅速恢复或发展边界各县的党组织,先后建立了宁冈、永新、茶陵、遂川四个县委和酃县特别区委、莲花特别支部。各级党组织和工农革命军深入发动群众,扩大革命武装,分别建立了县赤卫队和乡暴动队,袁文才和王佐的农民武装于1928年2月正式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任副团长,何长工任党代表。为加强工农革命军的建设,毛泽东于1927年底为部队规定了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和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并于1928年春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工农革命军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相继攻克茶陵、遂川、宁冈三座县城,建立了县、区、乡的各级工农民主政权。至此,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割据,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


全盛时期


朱毛会师


1927年10月初,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汕地区,因遭到强大敌人围攻陷于失败。11月中旬,当朱德等人在赣南得知井冈山的割据情况时,便派毛泽覃前去联系。几经周折,两支革命武装终于取得了联系。1928年4月28日,在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的掩护和接应下,朱德、陈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安全地转移到达井冈山,在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随后,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间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为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成立了第四军军委,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军委书记。朱、毛两部的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力量,使井冈山根据地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根据地建设


1928年5月20日,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会议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以来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加强军队建设和根据地政权建设等项任务,批评了右倾悲观思想,初步回答了一些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毛泽东为书记,统一领导湘赣边界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红四军军委书记一职改由陈毅担任。随后,又在茅坪成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袁文才任主席,下设土地、军事、财政、司法4个部和工农运动、青年、妇女3个委员会。边界地区党和政权领导机关的完善,为井冈山根据地的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决定,从1928年5月下旬开始,井冈山根据地各县、区、乡普遍成立了土地革命委员会,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高潮,1928年底制定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贫苦农民分得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他们看清了共产党和红军是为民众利益奋斗的,激发了他们从各方面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斗争,使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获得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到1928年7月,井冈山根据地扩大到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全境,遂川北部和酃县东南部,还有吉安、安福各一部,割据地区面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多万,达到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全盛时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在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不仅在革命转入低潮的形势下,重新聚集了革命力量,在革命者的心中燃起新的希望,而且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开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摘自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二分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168号5层

邮编:100011